【馬時亨女婿】中學探訪末期病人立志從醫 劉仲恒與死神擦身回饋社會成公職王

健康資訊

發布時間: 2019/10/31 13:35

最後更新: 2020/05/18 12:18

分享:

分享:

馬時亨女婿劉仲恒醫生表示,曾經歷車禍與死神擦身而過,更加反思生命意義,盡可能能貢獻社會的都竭盡所能。

馬時亨女婿、放射科專科醫生劉仲恒,在學生時代的「我的志願」,絕非醫生。被問及他自小的志向時,他笑說說,這問題有點尷尬。

做醫生,是個典型的香港故事:小時候好聽阿媽話,文科有讀、理科也有讀,其實決定不到將來想做甚麼。

到考A-Level時,因父母都是讀會計的,傾向他修讀專業行業,令劉仲恒立定主意,是中六時媽媽建議他讀醫,他在瑪麗醫院曾做探訪義工,他最深刻是一個叫「阿一」的末期腎病病人。

劉醫生任義工時與援助人合照。(被訪者提供)

「阿一」的故事

慢性腎病病人要洗肚或洗血,身心都很疲累,期間劉仲恒會跟他聊天,了解到醫病過程中不是治療那麼簡單,特別是一些慢性疾病,長期的關懷和信任十分重要,對病人、其家屬和醫生也如是。

對於醫學上仍未能可完全根治所有疾病,部分是盡量延長,他開始考慮行醫,其後如願入讀港大醫學院。

實習遇上鍾愛放射科

他入醫學院後初時想主攻內科,打算畢業後在大學任教,至實習那一年,機緣巧合接觸到放射診斷科,在一星期內接觸電腦影像、新儀器,發現這科頗適合自己。

2005年劉仲恒當上放射診斷科醫生,他謂當時CT(電腦掃描)只是一頭(Slice,電腦斷層掃描),照頭部要花一句鐘,時至今日先發展至256頭,同樣是頭部掃描已快至1秒,照出的影像也高清得多,精準度提高、幅射量也大大下降。

劉仲恒醫生獲任命為國際願望成真基金董事。(被訪者提供)

盡心盡力公職王

行醫了14年,放射科專科以外,劉仲恒好學不倦,其後取得公共衞生碩士資歷,曾在醫管局總部負責紓緩科及老人科。

與死亡擦身而過

在劉仲恒當實習醫生時,發生了一件事,也令他決意行醫以外,把自己的視野拓闊。

實習那一年,工作時間長,精神上體力上都辛苦,那時我都驚會出錯,幸好有上司和我一起面對和扶持我。一次,有個胃出血致急性心臟病發病人「搓唔起」(病危時急救),心臟病發或需落阿士匹靈,但因病人有胃出血而不能使用,令我心情迷惘又複雜,同一時間有兩種病,病情又互相影響,該怎辦?

因病情嚴重,該病人最後不幸過世。他深感讀了多年醫仍好無助,也體會到醫生也非萬能,處理不到只能支援。

此事令他深思:可否多做一些事情而不僅醫人?於是他展開了做行政工作與公職,讓視野愈開愈闊。

劉仲恒醫生與太太及大兒子Christian享受家庭樂。(被訪者提供)

看文至此,以為劉仲恒一直是行在坦途的幸運兒,其實他在27歲時與死神打過照面。2009年他和朋友到泰國象島旅行,旅程中駕車時天雨路滑遇上交通意外,車子打滑撞上一棵樹上,車子全毀,劉仲恒即時被送入ICU急救,證實腦出血,同行的好友身體無大礙,惟失去了記憶幾日。留醫幾天後,待情況穩定返港,他那刻深深體會到生命極脆弱。

那時我27歲,這時候的人都會計劃為事業衝刺、實踐,原來如此年輕,生命都可霎時失去。我本是一個書蟲,很多事情會按部就班,之前我為自己訂了一個checklist:讀完醫、做專科醫生……見checklist一直在剔,但生命脆弱得不由人,一下子一切都可停止。

這事使他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,並從信仰中尋獲答案。

撰文 : 周美好 TOPick記者